紫外线根据波长可以划分为长波UVA、中波UVB和短波UVC三种。
波长越长,穿透能力越强。UVA造成皮肤损伤老化,长波UVA,波长介于320~400纳米,具有很强的穿透力,能穿透玻璃,甚至9英尺的水;且一年四季,不论阴晴、朝夕都存在。日常皮肤接触到的紫外线95%以上是UVA,因此它对肌肤的伤害最大。UVA能透过表皮袭击真皮层,令皮肤中的骨胶原和弹性蛋白受到重创;且真皮细胞自我保护能力较差,很少量的UVA便能造成极大伤害。久而久之,皮肤产生松驰、皱纹、微血管浮现等问题。同时,它又能激活酪氨酸酶,导致即时的黑色素沉积和新的黑色素形成,使皮肤变黑、缺乏光泽UVA会造成长期、慢性和持久的损伤,使皮肤过早衰老,所以又被称为老化射线。
UVB引起皮肤即时晒伤,长波UVB,波长介于290~320纳米,会令表皮具保护作用的脂质层氧化,使皮肤变干;进一步则使表皮细胞内的核酸和蛋白质变性,产生急性皮炎(即晒伤)等症状,皮肤会变红、发痛。严重时,比如长时间的曝晒,还容易导致皮肤癌变。此外,UVB的长期伤害还会引起黑色素细胞的变异,造成难以消除的太阳斑。
UVC不影响皮肤健康,短波UVC,波长介于200~290纳米,在到达地面之前就被臭氧层吸收了,因此其对皮肤的影响可以忽略。
科学和临床试验的文献表明,UVB引致的皮肤损害是即时和严重的,UVA对皮肤的损伤则是长期慢性的。因此理想的防护品应该安全性高、刺激性小,更关键是同时具备抵御UVA和UVB的功能。
SPF抵御UVB
SPF(Sun Protection Factor),广为大家熟悉,紧跟其后的数值被称为防晒系数或防晒倍数,用于评估防晒产品抵御UVB的效果。SPF值的高低从客观上反映了防晒产品对紫外线UVB防护能力的大小。测定SPF值时,在选定的一块皮肤上涂抹防晒品,另一块皮肤则不涂任何产品。然后用UVB分别照射直至两块皮肤都出现红斑,并记录两种条件下不同的紫外线照射时间,其比值就是该防晒品的SPF值。
SPF值计算公式
SPF=涂抹防晒品皮肤的MED/未涂抹防晒品皮肤的MED*
l MED(Minimal Erythema Dose)最小红斑量,指引起最轻微可见红斑(泛红)所需的紫外线最低剂量(J/m2)或最短照射时间。紫外线区有最短的波长和最高的能量,这部分能量会引起光化学反应,对皮肤造成伤害,这种伤害有急性反应和慢性反应两种。急性反应指的是在皮肤表面引起的红斑、炎症和晒黑,慢性反应指的就是皮肤的光老化。在接受日光照射较多的脸部、颈后部和手足等,皮肤明显地变得硬邦邦的,皱纹变深.这主要就是紫外线引起的光老化。从皮肤组织学上观察光老化的皮肤,可见表皮肥厚,角质层增厚.黑色素细胞异常活跃,弹性细胞异常增生,而且可见到真皮中的毛细血管扩张,这些变化与随年龄增加的自然老化呈相反方向。
波长最长的红外区会产生热效应,近年来的研究表明,红外区辐射也会引起某些光化学反映和增强紫外辐射对人体的危害。